中文標題: 左右相會:越南語句法高層之非關鍵語意
英文標題: Where Two Ends Meet: Non-at-issue Meanings on the Syntactic Treetops of Vietnamese
獲獎人:潘玉陳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維天 (國立清華大學)、Barbara Meisterernst (司徒加特大學)、Trang Phan (威尼斯福斯卡里宮大學)
中文摘要:
越南語是一種强勢的分析性語言(robust analytic language),能夠使用多種語言機制表達非關鍵語義(non-at-issue meanings)。本論文旨在通過探討越南語中豐富的溝通性成分,深入理解時制詞組(TP)以上的功能結構。因此,我詳細研究了越南語語句兩緣的三組非關鍵成分。這些項目包括位於線性左緣的說話者導向的情態/模態相關標記(speaker-oriented mood/modal markers)和兩個情態助詞(modal particles),以及僅存在於線性右緣的各種互動性助詞(interactional particles)。這些成分雖然不被視為主句命題內容的一部分,也不包含在描述性意義(descriptive meaning)之中,但在對話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若省略它們,句子的溝通效果將會受影響。
從結構上來看,我提出這些非關鍵成分位於越南語功能脊柱(functional spine)的頂端部分。我認為說話者導向的情態/模態詞位於CP內,因為它們緊跟對比主題(contrastive topic)之後,且位於我認定為限定性短語(Finiteness Phrase)的中心語「là」之前。這類情態和模態標記包括了評價(evaluative)、示証(evidential)和認知(epistemic)狀語。它們依循Cinque(1999)的框架,形成了嚴格的層次架構。此外,我認為有兩個單音節的情態詞位於這些情態和模態標記之上,與它們一起形成所謂的「句子模態域」(MOD-field)。情態詞「mà」表示一種無可能性(unlikelihood),而情態詞「lại」通常表達一種反預期感(counter-expectation)。雖然每個模態域的成分有其獨特的意涵,但它們都是涉及態度持有者(attitude holder)對命題內容的個人認知/信念狀態(doxastic state)或主觀評價。
另一方面,本文認爲越南語中的句末助詞(sentence-final particles)形成一個CP之外的獨立領域,稱為「互動領域」(interactional domain)(參見Wiltschko 2021)。根據這些助詞的解釋效果以及它們在分佈上的限制,我提出一個精細的互動領域架構,其中包含了兩個投射。較低的投射稱為「承諾短語」(Commitment Phrase),標記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公開承諾(public commitment)。較高的投射稱為「說話者-聽話者短語」(Speaker-Addressee Phrase)或「言語行為短語」(Speech Act Phrase),著重於言談參與者之間的語篇關係(discourse relation)。這兩個投射又再各自分為兩層。「承諾短語」(CommitP)中有較低的「說話者承諾層」(CommitPSpk)和較高的「聽話者承諾層」(CommitPAdd)。「說話者-聽話者短語」(SAP)中有較低的「回應層」(SAPCoA)和較高的「紐帶層」(SAPBonding)。「回應層」的助詞促使聽話者以特定方式回應話語,而「紐帶層」的則負責描繪言談參與者之間的關係。我主張這些非關鍵成分展現了明確的分工,其中模態域成分專門標記個人判斷或私人信念,而句末助詞則涉及標記公開承諾或號召聽話者。從句法上來看,儘管兩者在一般意義上都被視為「根句現象」(root phenomena),但前者可以出現在一組明確的嵌入環境(embedding contexts)中,後者卻不可被嵌入。
論文貢獻:
本研究採用了製圖理論(Cartographic Approach),對三組非關鍵成分進行了詳細調查,並透過擴展狹義句法(narrow syntax)的概念,系統性地研究了越南語句法脊柱中最高區域的結構,且特別關注語用層面的表現。此外,本研究展示了不同譜系語言中的非關鍵成分分析如何通過越南語語料得到驗證,並進一步探討了本論文的分析在跨語言應用中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本研究是首次針對越南語句法高層的非關鍵成分的分析,揭示了更多值得後續研究的問題,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