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獎_陳欣愉


中文標題:身體部位詞「嘴」、「唇」、「舌」及「齒」之詞組表現:以語料庫為本之研究
英文標題:A Corpus-based Study on Body-part Phraseologies: MOUTH, LIP, TONGUE and TOOTH
獲獎人:陳欣愉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鍾曉芳 (國立政治大學)

中文摘要
    人類的身體是我們用以理解周圍世界的概念基礎,而此體現同時影響了我們的認知及語言使用,因此,身體部位在語言上的呈現可用以表達許多觀念,例如位置、時間、情緒、態度等等。過往許多研究都基於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框架來研究身體部位詞的用法,特別針對字典中的慣用語,尤其是非字面意義的身體部位詞組提出解釋,而這些非字面上的語意通常經由隱喻、轉喻、兩者的結合所產生。然而,身體部位詞在真實語境中的用法卻受到較少注意,尤其是它們常用的詞組、詞組的語意以及詞組偏好單複數詞形之間的關係。
    為補足先前研究之不足,本研究旨在對身體部位詞提出更周詳觀察,我們將目標鎖定在四個發音器官:嘴巴(MOUTH)、嘴唇(LIP)、舌頭(TONGUE)、牙齒(TOOTH),因為先前很少有研究對它們提出系統性的比較。為了觀察真實語言使用,我們從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提取語料。由於此四個發音器官詞非常高頻,數量眾多,本研究的語料分析分為兩階段:「詞組觀察」及「詞組確認」。在所觀察到的詞組中,我們首先將詞組分為「已知詞組」及「新增詞組」,接著在各組中,更進一步將詞組依照他們的語意分類。研究結果指出,在真實語境中這四個詞最常使用的詞組之語意與言辭、說話及對特定事件的身體反應相關。本研究另外發現其它帶有模糊語意的詞組符合 Kövecses (2000)所提出的轉喻–PHYSIOLOGICAL AND EXPRESSIVE RESPONSES OF AN EMOTION STAND FOR THE EMOTION。此外,詞組之單複數使用可能受以下因素影響:發音器官的固有特性、詞組的語意強調、語法限制或慣用語的使用常規。 

論文貢獻
    透過由下而上的深度調查,本研究詳細描述了發音器官嘴巴(MOUTH)、嘴唇(LIP)、舌頭(TONGUE)、牙齒(TOOTH)在真實語境中常見的詞組使用,對於研究方法、理論及教學應用帶來以下貢獻。
    一、研究方法面:本研究透過手動辨識得以涵蓋常用詞組的眾多變化。本研究雖然藉由AntConc來協助識別連續性且詞彙固定的詞組,但手動辨識得以捕捉到某詞組非連續或詞彙未固定之變化形式。而其它詞組提取方法,例如n-gram、skipgram、phrase-frame或congram未必能完全識別出某詞組之眾多變化形式。此外,藉由手動辨識詞組,本研究亦觀察到未列在字典中,但在真實語境中常被使用的詞組。
    二、理論面:首先,本論文對於詞組相關之研究帶來了貢獻,例如,詞組與其語意之間的關係、整理偏好使用單數或複數之詞組,以及對這些偏好使用提出解釋。此外,對於轉喻理論,本研究在語料庫中識別了許多符合轉喻–PHYSIOLOGICAL AND EXPRESSIVE RESPONSES OF AN EMOTION STAND FOR THE EMOTION之其它詞組。
    三、教學應用面:第一,教師可以基於不同主題提供學習者各發音器官之常用詞組。第二,教師可引導學習者了解發音器官之功能及固有特性如何影響各器官之搭配詞及單複數偏好使用。第三、透過引導學習者觀察詞組之搭配詞及單複數偏好使用,將可提高學習者的語言使用意識,進而幫助學習者掌握語言中的自然搭配。

Top